我家有三個女兒,是名副其實的女生宿舍,但不是每個女兒的相處模式都可以複製貼上。其中有位女兒,和我的個性很相似,性子特別的急,但我們卻在很平常的溝通上,一路上走來不是很平順。老實說有時覺得沮喪。有一天,牧師為我的女兒發預言,從她拿給我聽的錄音中,發現了她從沒說出口的話,當下除了震撼還有自責。原來我這父親是如此不了解她,很少真正停下來聽聽她內心的想法。
之後,我嘗試換個方法和她溝通(基本上用最溫和以及交朋友的口氣和她說話),學習放手從擔心憂慮的角度轉變信任與支持。一開始實在很不習慣,她也感到非常彆扭,我們就在這一次又一次地練習,也在這些尚未進化為衝突的爭執過程中學習忍耐與退一步說話,我們都變得更成熟。就在無意間,原來我們已經可以自然的邊談邊笑,用幽默感和肢體搞笑交流,不需要用很嚴肅的態度和她討論每件事。
在家教育的父母們,我們可以和孩子們無時無刻地相處,而親密的關係先決條件就是良好的溝通,不論和孩子相處的現況如何,改變都不嫌晚。家庭中家人的關係值得經營長長久久! 家人關係的經營是在家教育的優勢,也是「鞏固婚姻,合一家庭,培養敬虔後代」的核心。